校訓/校徽/校歌/校名/校旗
校訓
我東吳大學的校訓是先有英文校訓,後來才又有中文校訓。 英文校訓為Unto a Full-grown Man,出自《新約聖經》〈以 弗所書〉第四章第十三節(Ephesians 4:13),茲節錄原文如下:
till we all attain unto the unity of the faith, and of the knowedge of the Son of God, unto a full-grown man, unto the measure of the stature of the fulness of Christ,
可以譯為「直到我們大家達到信仰上以及對神兒子真正認識 的合一,達到成熟人的地步,達到基督那豐盛完美的身量」。 東吳大學以新約聖經中的內容作為校訓,顯然是與東吳大學 由基督教傳教士創辦有關,而且Unto a Full-grown Man 也一直 是東吳大學校徽的一部分。首任華人校長楊永清就任後,曾將該 句譯為「為社會造就完人」。
至於中文校訓,是在民國十八年三月三十一日,東吳大學校 政部會議通過楊永清校長的提議,以「養天地正氣,法古今完人」 為中文校訓。此一訓句是民國十二年一月,蔣介石先生撰句請孫文先生揮毫書寫。自此之後,成為東吳大學的中文校訓,也成為東吳大學傳統的辦學精神與目標。
till we all attain unto the unity of the faith, and of the knowedge of the Son of God, unto a full-grown man, unto the measure of the stature of the fulness of Christ,
可以譯為「直到我們大家達到信仰上以及對神兒子真正認識 的合一,達到成熟人的地步,達到基督那豐盛完美的身量」。 東吳大學以新約聖經中的內容作為校訓,顯然是與東吳大學 由基督教傳教士創辦有關,而且Unto a Full-grown Man 也一直 是東吳大學校徽的一部分。首任華人校長楊永清就任後,曾將該 句譯為「為社會造就完人」。
至於中文校訓,是在民國十八年三月三十一日,東吳大學校 政部會議通過楊永清校長的提議,以「養天地正氣,法古今完人」 為中文校訓。此一訓句是民國十二年一月,蔣介石先生撰句請孫文先生揮毫書寫。自此之後,成為東吳大學的中文校訓,也成為東吳大學傳統的辦學精神與目標。
校徽
我東吳大學校徽的設計,分有內外兩環,在內環裏寫中、英 文校名,內外環之間的上下各寫中、英文校訓。內外兩環的線條 著紅色,校名和校訓的字樣則著黑色。此紅、黑二色原先是法學院院徽的顏色,反映出當時強調鐵血精神的時代背景。後來紅與 黑也成為本校的校色,例如校旗即是紅、黑二色的組合。劉源俊校長時期對於校色有新的詮釋,紅色象徵熱誠,黑色象徵堅毅與包容。校徽中校名、校訓和紅、黑二色的設計組合,不僅顯現出本校的辦學理念與精神,對於本校優良校風的形成也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。
校歌
我東吳大學最早的校歌出現於民國九年,樂曲是源自於美國 民謠“Annie Lisle ”,由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詩人音樂家H.S. Thompson 於1857 年所作。Annie Lisle 經譜曲後,廣為流傳,例如美國康乃爾大學(Cornell University)也是採用此曲譜成校歌。
東吳大學校歌歌詞原為英文,至民國二十四年中文歌詞有提到東吳大學位於「葑溪之西,胥江以東」,並且自信地強調東吳 人是「人中鸞鳳,世界同推重」。而在此年之後,校歌歌詞經修 改,填入東吳校訓「古今完人,天地正氣」,並且指出東吳創校宗旨是「中西文藝,並蓄兼輸」。至民國五十二年,在臺灣復校後的東吳大學,又由中文系曹昇教授寫出新的歌詞,其中「雙溪 瀠秀,綠疇平曠」,描述本校位於美麗的外雙溪山光水色中;而 「德智兼修,中西融貫」,則是東吳大學從蘇州到臺北一路走來的傳統辦學精神,希望學生不僅品德與學識兼備,也能融會貫通中西文化的素養。
東吳大學校歌歌詞原為英文,至民國二十四年中文歌詞有提到東吳大學位於「葑溪之西,胥江以東」,並且自信地強調東吳 人是「人中鸞鳳,世界同推重」。而在此年之後,校歌歌詞經修 改,填入東吳校訓「古今完人,天地正氣」,並且指出東吳創校宗旨是「中西文藝,並蓄兼輸」。至民國五十二年,在臺灣復校後的東吳大學,又由中文系曹昇教授寫出新的歌詞,其中「雙溪 瀠秀,綠疇平曠」,描述本校位於美麗的外雙溪山光水色中;而 「德智兼修,中西融貫」,則是東吳大學從蘇州到臺北一路走來的傳統辦學精神,希望學生不僅品德與學識兼備,也能融會貫通中西文化的素養。
校名
東吳大學創辦之初,校址設於蘇州,因蘇州古屬「東吳」地,「東吳為歷來鍾毓之地,地傑則人靈,可造必多,故以命名」;清末兩江總督劉坤一於1899年致函當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古那(John Goodnow),提及林樂知在蘇垣創辦書院,「東吳士子從此皆是公門桃李矣」。此為東吳大學中文校名的由來。
至於東吳大學的英文校名, 1901年6月向美國田納西州政府申請立案註冊時,定為‘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na’,中文譯為「在華之中央大學堂」或「中華中央大學」,此一英文校名,反映當時美國基督教監理會想在中國建立以蘇州的東吳大學為中心,在中國其他地區建立各學院的宏觀構想。1908正式立案變更英文校名為‘Soochow University。事實上,此一英文校名之前早已在一些場合使用。
至於東吳大學的英文校名, 1901年6月向美國田納西州政府申請立案註冊時,定為‘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na’,中文譯為「在華之中央大學堂」或「中華中央大學」,此一英文校名,反映當時美國基督教監理會想在中國建立以蘇州的東吳大學為中心,在中國其他地區建立各學院的宏觀構想。1908正式立案變更英文校名為‘Soochow University。事實上,此一英文校名之前早已在一些場合使用。
校旗
我東吳大學目前的校旗,以其式樣來看,正面左半以黑色為底色,在左半正中央有一紅色環形,環內為英文校名Soochow University 縮寫的SU兩字母。右半則以紅色為底色,在右半正 中央有上下中文東吳兩字。
紅、黑二色為本校的校色,因此不僅是校徽,校旗也是以此二色呈現。
紅、黑二色為本校的校色,因此不僅是校徽,校旗也是以此二色呈現。